当前位置:山明水秀>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第860章 扬州之战(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0章 扬州之战(上) (2 / 2)

中,将其记载为“李从益”,而陆游版《南唐书》和《唐余纪传》、《宋史》中则记载为“李从镒”。因“李从益”与李嗣源幼子重名,故而本书亦书作“李从镒”。

多说一句,司马光砸完缸之后主编的《资治通鉴》,只记载到显德六年(959)。成书于清朝的《续资治通鉴》则紧随其后,从显德七年(建隆元年,960)开始记载,一直到元朝。作为《资治通鉴》的第二季,它在史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梁启超就曾盛赞此书,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它基本是机械化地复制、粘贴旧有的史料,例如上文中“蒋国公从鉴”的表述,几乎一字不差地照搬进来,从这个角度上看,它就是一本各家史料的大杂烩,鱼龙混杂、不辨真伪。

且说平定扬州后的赵匡胤,秉承着泰山压顶、巨石拍卵之战略思想,大宋朝六师精锐云集淮南。扬州平定地实在过于轻松加愉快,六军精壮之士还未释放完充沛到溢出的荷尔蒙。

赵匡胤看看这帮欲火焚身的激情少年,再望望一江之隔的富庶而孱弱的南唐,这种诱惑简直太大了,“来都来了……”

赵匡胤继承了柴荣的志向,以削平天下为己任,蜀、幽、晋、淮(唐)等分裂势力是必须要统一的,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然而孔子曰欲速则不达,“高平之战”已经给了柴荣足够的教训,赵匡胤也从中有所借鉴,所以在平定潞州后没有继续北伐太原,如今平定扬州,他会冲动吗?

会,因为没有人能经得住这种诱惑。但赵匡胤在冲动的时候也保留了一分理智,他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吓唬吓唬南唐,让他主动投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