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明水秀>历史军事>播放五代十国> 第862章 杯酒释兵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2章 杯酒释兵权 (1 / 3)

【杯酒释兵权】

铲除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之后,大宋的政治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赵匡胤暂时还不能高枕无忧,隐患依然存在,对皇权的威胁只是从地方转移到了中央。

从郭威到柴荣,在削藩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使得中央禁军成为天下第一武装力量,地方藩镇再也无力与中央朝廷抗衡。“扬潞合流”被快速地粉碎,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安重荣曾有句至理名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句话道出了封建政权更替的真理,藩镇割据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其根本逻辑在于“强地方而弱中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尽管后周削弱了藩镇,但江山社稷最终还是被掌握了禁军兵权的赵匡胤篡夺。

现在,赵匡胤要接过柴荣的接力棒,替他完成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步:收缴中央禁军兵权。

与“陈桥兵变”一样,这一幕也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历史教科书上还有它的插画,插画的名字就是“杯酒释兵权”。

然而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在学术界存在重大争议,有学者直接提出了犀利地观点:此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杜撰!

“杯酒释兵权”是假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震碎不少人的三观。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按照本书惯例,我们暂时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按照老套路,先简述常规版本,再提出疑问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

据史料记载,在平定了扬州李重进之后,赵匡胤召见首席智囊赵普,说自唐末以来,短短五十余年,出现了八姓十二帝,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这是为什么呢?我想终结这种混乱,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你有什么良策吗?

赵普毕恭毕敬深施一礼,说陛下能有这种胸怀和志向,实在是黎民苍生之大幸(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残唐五代之乱,乱在藩镇割据,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君弱臣强。要想改变它,需三条路并走: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如此则天下定矣!

赵匡胤一拍大腿,“不用再说了,我全懂了!跟我想的一样。”

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这十二字箴言也就成了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中心指导思想。

大宋开国第二年(建隆二年,961)7月9日这天晚上,赵匡胤把掌握禁军兵权的石守信、王审琦等“翊戴功臣”们召集到一起,喝酒叙旧。

喝到一半,赵匡胤屏去闲杂人等,然后愁容满面,唉声叹气地对众兄弟们说道:“要不是你们出力,我不会坐到这个位置上,我发自内心地感念你们的功德。但是,你们不知道,当皇帝太没意思了,还不如从前当节度使的时候潇洒快活,从登基到现在,我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哎,愁死我了!”

众人急忙放下酒杯,“还有什么事能让陛下发愁?”

“哎——”赵匡胤更加愁眉不展,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屁股,“谁不想坐在这个位置上呢?”

石守信等人吓得赶紧离席,在酒桌前跪倒一片,一边磕头一边表忠心,“陛下,天下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带着迷之微笑,缓慢地说道:“我当然相信你们不会有异心喽,不过……你们的部下要是也想求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到时候,你们可就身不由己喽!”

石守信等人虽然是戎马一生的悍将,但是此情此景、此言此语之下,竟然真有当场被吓哭的,谁知道这是不是鸿门宴呢?诸将跪地叩首,痛哭流涕,说道:“臣等愚钝,还望陛下给指条活路!”

赵匡胤的表情逐渐轻松,温柔地说道:“人的一生,好比天上的流星,唰——说没就没呀(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的富贵,不过是活着的时候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死了之后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可观的家产,以供他们继续维持奢靡的生活。所以呀,你们不如解除兵权,天下这么大,你们去看看,找个风景秀美的地方,修建起豪华别墅,为子孙后代添置些产业,多买些歌姬舞女,夜夜笙歌,好好享受享受;同时,我与诸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从此不再猜忌,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于是石守信等人叩谢皇恩浩荡。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石守信等人纷纷递交辞呈,表示自己年迈体虚,无法履职,请求告老还乡。

赵匡胤全部批准,罢免了他们的禁军兵权,委以各地节度使,其中石守信为天平军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军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军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军节度使,并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

禁军兵权过渡到了赵匡胤手上,从此之后,无论是地方藩镇还是中央禁军,再也无法威胁皇权,赵匡胤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大宋奠定了三百年江山基业。

以上就是对于“杯酒释兵权”的传统主流表述。

富有嚼文嚼字精神的杠精学者们对此大发议论,找出了几个有力的铁证,火力全开:

理由之一:缺乏铁证如山的史料

有关“杯酒释兵权”的最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