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明水秀>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第925章 韶州战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5章 韶州战役 (1 / 2)

王明,其实也是一名光荣的落榜生,后晋时期参加科举考试,不第。时任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刺史的大将药元福为这位落榜生提供了一份工作,将其辟为幕僚,王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京城,参与了祖国的西部大开发。后来冯晖坐镇灵武,又将他挖到自己身边。这个落榜生成了西北地区的香饽饽。

后周初年,药元福又奏请他为“署判官”,后来药元福奉命增援晋州,抵御北汉的入侵,期间很多决策都有王明的参与。

一次,药元福命附近州县向前线转运粮草,结果由于过度恐惧,丁夫们在把粮草运到后,就连夜潜逃,药元福大怒,将负责押运的官吏绳捆索绑,打算以督工不力为由,全部军前正法,关键时刻,王明快马加鞭赶赴刑场,高喊“刀下留人”,然后向药元福分析利弊,最终将这些人成功救下。

药元福坐镇晋州,表奏王明为自己的首席幕僚(掌书记)。然而药元福居功自傲,举动多有越规不法事,耿直的王明多次规劝,触动了药元福左右小人的利益,因此屡遭谗言,而药元福也逐渐疏远他。王明便以父亲生病、需要回家探望为由,离开了药元福,逃离了是非之地。后来药元福多次写信召他回来,都被王明拒绝。

后来王明主动上疏朝廷求职,先后做了临清县、郾城县的县令。宋初,赵匡胤将他召进中央,授予左拾遗。平蜀后知荣州,期满升右补阙。赵匡胤谋划南征,用其为“荆湖转运使”,正式南征时用为随军转运使。

就是这么一个负责粮草运输的文官,在诸将迟疑的时候,带领着一百多个外卖小哥和几千个农民工完成了强攻的准备工作。

王明给潘美在内的所有将领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课,这堂课叫做“战略威慑”。

兵法云,有战之战,有不战之战。有时候,当敌人确信你会放大招的时候,你就已经获得了放大招的效果,故而不必真的释放。比如当城外的护城河被填平时,守军就已经相信进攻方接下来会强攻,于是选择了投降,而潘美也就不必真的强攻了。

贺州被宋军占领。

潘美不愧是学习型人才,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领略到了威慑力量的精髓之后,立刻对外宣称要顺流而下,直趋广州。

刘鋹果然方寸大乱,“计无所出”,迫不得已,厚着脸皮求潘崇彻出山,给他加内太师、马步军都统领,让他统领五万大军,屯驻贺江,作为广州的外围防线。

潘美并没有急于顺流南下,而是声东击西,攻克了贺州西面的昭州,随后折而北返,将西北面的桂州、东北面的连州攻克。

这就好比推掉中路二塔后,潘美在公屏打字说中路一波了,刘鋹于是在中路高地塔之下集合准备团战,而潘美却趁机推掉了上路一塔二塔和下路的一塔二塔。

潘美要肃清外围,稳扎稳打,而不是长驱直入、深入腹地进行豪赌。刘鋹中计了。

面对潘美“将军抽车”的战术,负责广州外围的潘崇彻原地不动,没有进行支援或牵制。所以宋军的行动异常顺利,昭州好歹进行了一轮抵抗,在损失数百人后,刺史弃城逃跑;桂州刺史连抵抗都免了,直接弃城逃走;连州守将卢枝遭叛徒出卖,连州同样兵不血刃被攻克。

相比于潘崇彻的袖手旁观,刘鋹的态度更令人瞠目结舌。当刘鋹听说昭连等州失陷后,竟然对左右人说道:“昭、连、桂、贺本属湖南,今北师取之足矣,吾知不复南也。”

不知刘鋹是没心没肺没脑子,还是自欺欺人,他的意思是当初宋军开战的理由就是要收回原南楚的土地,现在既然已经都收回了,那就没有继续南下的理由了,好啦,战争结束了。

痴心妄想。

在攻取贺州东北方的连州后,潘美继续向东进军,目标是韶州。韶州是南汉与南唐之间的重要枢纽,古人称之为岭南的北大门,一旦被宋军占领,南汉将面临被包围之势,彻底断绝了国际社会(如南唐)支援南汉的可能。

韶州之战是南汉的扼颈之战,战略意义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刘鋹非常重视韶州之战,派大将李承渥统兵十余万前来增援。李承渥不仅带来了十万南汉精锐,还带来了南汉的特殊兵种——象兵。李承渥率军进驻韶州西面的莲花峰。

两军列阵,南汉军队一开始就放出了大招:象兵。经过特殊驯化的大象被用作装甲载具,每头大象的身上都载有十几名手持长枪大戟、强弓硬弩的士兵。相比起陷阵冲杀,象兵所起到的威慑力要更大一些,恐吓对方,提升己方士气。

潘美临危不乱,集中起弓弩手,集火大象。

不出意料,大象受惊,转身狂奔。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恐怖画面,南汉阵列瞬间被冲散,人仰马翻,溃不成军,被大象踩踏而死者无计其数。而宋军则趁机掩杀,把南汉军队包了饺子,李承渥仅以身免。

战略重镇韶州随即被宋军占领。韶州刺史辛延渥、谏议大夫邹文远被宋军生擒。此次遭遇战发生的地点是莲花峰,所以通常被称为“莲花峰之战”,是史籍上少有记载的象兵参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