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明水秀>其它小说>顽贼顶点>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世之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世之功 (1 / 3)

崇祯六年的秋冬之际,是格外敏感的时间。</br></br> 元帅府内部对东征的呼声益加高昂,大明的陕西三边同样能感受到巨大的震撼,震撼首当其冲,就是坐在三边总督位子上的洪承畴。</br></br> 洪承畴是穷人家庭出身的天才。</br></br> 在洪承畴的少年时代,跟绝大多数穷人子弟的生活经历差不多,他的父亲、祖父都是福建乡村地地道道的农民。</br></br> 轮到他,最早在乡学读了五年书,开蒙后因家境贫寒无力供其继续读书,在十一岁那年便辍学跟随母亲做豆干,走街串巷叫卖,如果没有意外,他也会以农民的身份过完一生。</br></br> 但当时他的家族出现了一位非常有成就的人,他的族叔洪启胤是位年轻的秀才公,考取秀才后在家办了学馆,精进学问之余做起了教书先生。</br></br> 因为门前有条水沟,这座乡间学堂就被称作水沟馆。</br></br> 这世上人有千万种。</br></br> 有些人没能力、有机遇、力争上游,就像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br></br> 有些人没能力、有机遇、不力争上游,就像学馆里学习却贪玩的孩子们。</br></br> 还有人有能力、没机遇、力争上游,就是学馆外卖豆腐干却在一墙之隔外旁听的小贩儿洪承畴。</br></br> 既是同族,又聪明好学,洪启胤便将这位聪明好学的小商贩收为徒弟,免了学费,用心教育了五年,五年后的万历三十七年,洪启胤考取举人,去山东做教谕,把洪承畴推荐给泉州县学读书。</br></br> 再过五年,洪承畴考取秀才,第六年考取举人,第七年卖豆干的小贩二十四岁,离乡赴京参加会试,一举夺得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br></br> 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br></br> 在进士这个门槛上,洪承畴比高拱年轻四岁、比严嵩年轻一岁、比张居正年长一岁。</br></br> 此后在江西、浙江、陕西历任刑部郎中、布政参议、督粮参政、延绥巡抚,以三十九岁的年纪担任三边总督。</br></br> 袁崇焕已经死了,所以洪承畴是天底下最年轻的封疆大吏,这职位靠的不是谁的恩宠,而是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解决,别人平不掉的麻烦他能平掉,别人杀不了的降贼他能杀。</br></br> 用一连串人头脑袋杀出来的绯红袍子。</br></br> 陕西还有一个别人解决不了的大麻烦,他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br></br> 对于洪承畴的到来,甘肃巡抚白贻清与总兵官杨嘉谟不敢怠慢,即使得了不必相应的命令,二人还是率领标营至古浪守御千户所迎接。</br></br> 远远地就瞧见三边总督的仪仗大纛,还有那前呼后拥的标营将士。</br></br> 杨嘉谟看见洪承畴的标营,就不自觉地微微皱眉。</br></br> 总督、巡抚都有保护自己的标营,标营将官通常也都是督抚亲信,而洪承畴的标营特立独行,他的标营总兵是宁州败绩受罚的曹文诏,但曹文诏手下的辽东军随这两年穷追猛打,剩下的已经不多了。</br></br> 所以标营坐营都司白广恩以下,主力都是降贼。</br></br> 陕西的人才流转日趋正规,边军投贼,贼投边军,边军再投贼,贼再被诏安,复降复叛,已成为常态化发展趋势。</br></br> 百姓和士兵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官军这边接受正规军营伍和忍耐力训练,在贼军那边吃饱喝足、培养长途拉练能力。</br></br> 最终在一场场激烈的战役中死去,或足够幸运的在一次次进修中活下来,能力臻至化境登峰造极。</br></br> 人往高处走、反者道之动,局势的发展动态变化,谁也无法改变这种叛军力微而官军缺粮的趋势。</br></br> 但洪承畴打断了这个趋势,只要投降了洪承畴,再想叛变就难了,因为投名状。</br></br> 投降容易,三边总督洪承畴向来开门受降,但休想像糊弄杨鹤一般投降后解散归农,投降就要当兵,想归农不需要投降,所以投降归农的都是伪降,就地俘杀。</br></br> 而投降了想当兵,很好,先不接受你的投降,去进攻起义军,取来义军首领的首级,封官受赏。</br></br> 洪承畴知道陕西流贼有三个根据地,首先是盘踞西宁的青海元帅府,其次是延安府……但延安府水泼不进,洪承畴知道那里不对劲,但既然幕后巨寇没露出来,洪承畴就把延安府放在最后。</br></br> 第三,是铁角城。</br></br> 位于子午岭西川华池以北的铁角城,那是自崇祯元年以来,明面上最大的叛军巢穴。</br></br> 早在刘五刘六时代,群山环绕的铁角城就因山高皇帝远而割据,待到刘承宗西走,神家兄弟成为叛军西线的大首领,更是把铁角城全面虏化。</br></br> 当年神一魁在兄长神一元死后为了解围,勾结北虏寇边,达成盟约之日,全军剃发易服,后来一度使蒙古辫发成为陕北叛军标志,将攻城夺寨所获俘虏尽数剃发。</br></br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